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 | 黄乔生:一个发愿,一次远征——在《鲁迅手稿全集》新书首发式上的发言

黄乔生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24-09-14

传承文明 · 服务学术


编者按:在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鲁迅手稿全集》新书首发式举行,著名鲁迅研究学者、《鲁迅手稿全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作为专家代表发言,现将发言整理稿分享如下。后续我们将继续整理发布鲁迅研究专家最新研究成果,敬请关注。


黄乔生在《鲁迅手稿全集》新书首发式上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朋友们:
今天,我们来到一百多年前鲁迅参与筹建的、当时被称作京师图书馆的国家图书馆文会堂,庆祝《鲁迅手稿全集》的出版发行。
这标志着历时四十多年的《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出版征程终于到达终点。在鲁迅140周年诞辰纪念的温馨、庄严、隆重的气氛中,在鲁迅研究面临深入和拓展的时刻,这套巨著为鲁迅研究学界同仁和广大鲁迅爱好者贡献了一座珍贵资料宝库。我作为编辑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成员,更作为一个鲁迅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既是这项工作的参与者,也将是这套巨著的受益者。谨向对编辑出版工作给予关怀和支持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天前,在鲁迅家乡浙江绍兴召开的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向代表们介绍了即将面世的《鲁迅手稿全集》,并特别介绍其中的一个稿本,就是一百多年前,具体说是公元1916年春天,鲁迅用近半个月时间,参校多个版本,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一万多字的东晋高僧法显的著作《佛国记》,也称《法显传》。当时,共和理想破灭,政治清明无望,极度的失望中的鲁迅的心灵与一千多年前法显的心灵发生了奇妙的契合,他通过抄写《法显传》表达自己继续探索的决心。这个抄本就收录在《鲁迅手稿全集》古籍编中。
《法显传》(辑校古籍编第十册第五页)
《法显传》记述法显65岁那年与他的同伴从长安出发,度沙河,越葱岭,到天竺,十三年游历三十余国,七十八岁回到故土,完成了穿行亚洲大陆又经南洋海路归国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了印度本土的中国人。
鲁迅从中外先贤的事功中获得动力。《法显传》正是他借以发愿的文本,是他在令人窒息的铁屋子中的一次暗下决心。多少年以后,读者看到这一叠似乎并不愿意示人的手稿,仍能强烈感受到他经历过的内心波澜和其中蕴涵的他的创造力的生长点。
今天,我们处于文化复兴的关键时刻,先贤们巨大的精神力量正在昭示和鼓舞着我们。正像法显的意志激励了鲁迅一样,鲁迅的精神成为当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动力。
鲁迅走过的路,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东晋法显、唐代玄奘走过的取经的路,有人把鲁迅称为“现代玄奘”,我认为也可以称为“现代法显”。在中外文明交流中,“取经”已经成为一个关键词,取经成果往往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能量。法显到印度寻求戒律,携归翻译,对大乘教义的发展和顿悟学说的兴起,用今天的话说,对佛教的中国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法显实行“拿来主义”,比鲁迅早一千六百多年。
向外的探索,同时也是向内的反思,一次发愿便是一次自我超越,需要坚强的意志力量和高超的精神境界。鲁迅的发愿和探索,因为精神境界的高远,所以积聚了巨大力量。法显在荒野上跋涉,在惊涛骇浪中搏击;鲁迅在铁屋子里沉吟,忍受心灵的折磨,在沉默中积聚了抵抗力、忍耐力和爆发力。抄写《法显传》两年后,鲁迅跃上中国文坛,以创作和批评的实绩成为新文学的旗手。
社会文化的转型和发展,需要发大誓愿和具有充沛激情的人物,需要舍身求法的决心和勇于创新的魄力。法显65岁高龄毅然出发,成为佛教界取经的先驱。鲁迅一代人在社会的凋敝和困顿中,面对普遍的萎靡和创痛,走出一条开拓者、先驱者的道路。
鲁迅为社会的进步求知,为民众的福祉呐喊,为民族的复兴奋斗。这是他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只有怀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愿,才能写出为了民众、感动民众、为民众所喜爱的作品。鲁迅的小说,用简洁的白描手法,直击读者的心灵;他的散文诗,创造了新的、富有表达力的文体;他那短小精悍的杂感,将中国传统的文体打造成富有现代性且极具美感的文章。他甚至涉足美术领域,倡导新兴木刻,使之成为“最适合现代社会”的艺术。因为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又有对外来文化的广泛吸收,鲁迅的文化活动在在显示出独到的视野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在沉寂、困苦和禁锢中的鲁迅,抄写法显的取经求法记录,激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定和勇敢。晚年,当鲁迅写下《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样义正词严、充满感情的文章,称赞中国历史上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的先贤们的时候,一定想到了他中年时期抄写的《法显传》。
今天,法显和鲁迅的愿力,激励并指引我们在文明互鉴中找到立足点,在文艺创作上找到创新突破口,在学术研究中找到融会贯通的途径。
《鲁迅手稿全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立项,经过漫长和艰苦的努力,终于在四十多年后全部完成,这是文化建设的一项具有典范意义的工程。我们有幸参加这一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加入了一个取经的团队。
因为气候、交通工具等原因,法显和他的同行者乘坐的船只漂流到黄海,在青岛登陆。今天,我们完成手稿全集的编纂工作,好比法显一行到达青州的崂山。他们在崂山上整理取回的经卷,就如同我们来到这里翻阅新出版的手稿全集。法显到崂山,当然不是为了观光和休养,他立即开始翻译取回的戒律。我们在完成《鲁迅手稿全集》的工作后,也没有时间休养,因为更多的工作召唤我们踏上新的征途。
参与《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出版工作的专家们,都是在鲁迅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几十年的学者和资深的博物馆从业者,有的已经是耄耋之年。多年来,大家怀着对鲁迅文化的深厚感情,发愿立志,紧密协作,为全集编辑出版贡献了学识和智慧。
在《鲁迅手稿全集》面世的此刻,还不到法显出发取经时年龄的我,心生欢喜,满怀期待。
 
2021年9月28日

黄乔生: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鲁迅手稿全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相关阅读
《鲁迅手稿全集》新书首发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叶淑穗:鲁迅手稿整理出版的历史
王锡荣:中国手稿出版的里程碑
吴密:新发现鲁迅致曹靖华书简及《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手稿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编辑 | 邓旭欣    监制 | 隋阳    审核 | 弘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